图①: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段金晶摄
图②:古蔺县检察院干警和孩子们听红军后代讲故事 胡曦摄
图③:冕宁县检察院干警接受红色教育 王潇摄
图④:宝兴县检察院检察官查看滥伐林木现场 王英摄
图⑤:红原县检察院干警重温入党誓词 唐艳摄
图⑥:通江县检察院举行增殖放流活动 李仕亮摄
泸定桥 叶颖妍摄
编者按 四川,古称天府。红军长征时期,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先后在川一年八个月,行程一万五千里,越过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雪山和草地,留下泸定桥、红军长征纪念碑等重要革命遗址。近年来,四川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红军长征精神融入基层党建、检察队建,以此推动检察业务蓬勃发展,让“检察蓝”在天府大地闪耀生辉。
■古蔺——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
“纽扣课堂”,未成年人的红色法治课堂
四川省古蔺县,是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就发生在此地。赤水河孕育的这片红色热土,文化底蕴深厚。古蔺县检察院提炼出“红色传承、法润郎乡”的院训精神,并将其融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古蔺县有400所学校,15万在校生。我院成立纳爱·纽扣课堂未成年人检察团队,利用覆盖全县的共享课堂系统,开展普法教育。”古蔺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钟兴麒介绍。
2021年5月,该院党支部组织干警到四渡赤水战役发生地太平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红军后代胡敬华老人坐在赤水河边,讲述父亲英勇战斗的英雄事迹。”纳爱·纽扣课堂未成年人检察团队成员袁旭东说,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爱国情怀,应当通过我们的课堂进行更广泛传播。
经过充分准备,2021年10月27日,纳爱·纽扣课堂首场未成年人红色法治教育课正式开讲。太平、二郎、龙山和双沙4所小学的200余名学生利用共享课堂,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同步参与到法治教育课中。检察官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英烈保护法、公益诉讼制度,将爱国守法的种子植入孩子们的心底。学生们也参与到红军故事的讲述当中,“今天听了检察官和同学们的讲解,我仿佛看到红军长征的情景,又见血染赤水的悲壮,还学到怎样保护红色遗迹的法律知识。”太平小学学生在接受法治教育后,深有感触地说。
在古蔺县特殊教育学校,纳爱·纽扣课堂未成年人检察团队邀请我国首位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聋哑律师谭婷,先后为聋哑儿童开展手语普法3次,并录制2堂精品手语法治课,以其经历激励孩子们自信自强。
纳爱·纽扣课堂未成年人检察团队还创建青少年法治研学基地,带领孩子们在绿色蔬菜基地体验食品安全检测流程,在黄荆老林中辨认珍稀植物,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法治实践机会。
相关视频
■冕宁——“彝海结盟”遗址所在地
守护红色革命遗址
在四川省冕宁县,以朱德总司令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首次提到“长征”一词,刘伯承与彝族果基部落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给这座小城留下许多红色故事和革命遗址。
“我们坚持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引导检察人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冕宁县检察院政治部主任乔文斌介绍说。
2021年7月至9月,冕宁县检察院检察官在摸排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不善问题时发现,泸沽后卫反击战遗址、石龙镇老街上的廖志高老宅等多处遗址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红色革命遗址的整体风貌。再加上很多遗址处于人口聚集区,当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加剧了对遗址的破坏。
保护红色革命遗址刻不容缓。该院针对全县9个革命遗址摸排出的消防安全隐患、人为破坏、未设置明显标识等11个问题,迅速开展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一方面,我们通过县党代会、两会等积极呼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邀请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进行沟通协作,共同商议保护红色革命遗址的措施。”冕宁县检察院检察长唐箭介绍。2021年底,在多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冕宁县委、县政府对毛泽东长征时在冕宁县的居住地进行保护性修缮工作,并将其列为红色教育重要基地。
该院还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全县烈士纪念设施,特别是散葬烈士墓的管理保护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021年12月27日,“冕宁县散葬烈士墓迁葬入园仪式”在冕宁县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烈士廖亨乾的遗骸葬入烈士陵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和检察业务工作,以‘检察蓝’守护好冕宁的‘革命红’。”唐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