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检察院充分发挥科技对检察业务工作的支撑、引导和推动作用,切实加强科技在检察工作的应用,以科技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加强硬件建设,畅通检察技术服务渠道,引领侦查、助力办案。加大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投入力度,力求硬件更“硬”。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争取了300多万元资金用于案件管理、信息化、检务公开、检察文化等建设,对综合布线、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建立了办公大楼和小区监控系统、侦查指挥中心、远程审讯系统、数字化检委会议系统等,购置了一批先进办公设备,极大提高了检察工作科技含量。
加强软件建设,注重部门协调配合,着力以技术拓展检察业务。一方面以打造“两法衔接”平台为抓手,强化执法监督。与全县39家行政执法单位建立“两法衔接”平台,并主动为成员单位提供上门服务与现场培训,通过密切掌握各单位信息录入情况,从立案、移送、监督和报备等程序中无缝跟踪衔接,及时发现、建议纠正行政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已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件,有效防止了“以罚代刑”现象。另一方面以推进案件信息公开为抓手,提升监督效果。配合案件信息公开试点工作,以“两微一端”及门户网站为依托,实现信息公开、线上即时互动“一键式”服务,做到技术与文化相融,全面开展检察宣传。截止目前,该院门户网站点击量已达12000余次。
加强动态管控,规范业务开展,用技术为检察工作保驾护航。一是加大技术性证据审查力度。在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和未检办案环节,技术部门全面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运用专门知识,开展网上审查技术性证据工作,促进了检察技术工作与刑事检察工作的融合,提高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的效率和质量。二是严格案件质量监管。依托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将司法办案的各种制度要求细化到每个办案节点中,促进人工监督与技术监控有机结合,实现全部案件在网上受理办结,对信息录入、文书制作、流程操作、赃款赃物等进行全程实时动态监控,对办案超期等不规范司法行为及时拉响警报、亮出红灯,有力促进了案件质量管理和内部监督,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办案风险。三是严格信息系统保护。加强内部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发布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相关规定和技术材料,组织干警开展保密学习与实际操作。重点加强对全院涉密人员、涉密设备、涉密介质、保密要害部门、保密要害部位、涉密计算机、非涉密计算机彻底检查,为顺利通过检察专网分级保护系统测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