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基层检察院“八化”建设,夯实科技强检、检察文化建设、后勤管理、文明单位创建、机关党建、队伍建设等工作基础,营造“以院为家”的工作氛围,凝聚团结向上、拼搏争先的进取精神,形成服务“打造成昆高速大驿站、打造四川旅游新兴地,加快建设成都平原全面小康先行区”的强大动力,自2017年以来,石棉县检察院凝心聚力、共商善思,跳起摸高,建立和完善“六个落实”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机关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以下简称“三化”建设)水平。
一、落实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强化组织领导。为统一思想,全面推进“三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石棉县检察院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吴超平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落实责任。自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共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20余次,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工作责任机制,细化措施,逐步推进,实行“工作有人、差错必究、纰漏必改、责任敢当”的工作模式,并通过研究商讨,制定了《石棉县人民检察院机关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有效保障“三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二、落实制度管理机制,健全检察工作保障。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各部门根据分工,制定了安保管理、保障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文书文件管理、党务管理、纪律作风管理和业务综合管理八大体系的47项相关规章制度,细化全院各部门、各科室检察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切实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行事的党组既定目标抓手,坚持做到严在平常、管在平时。
三、落实部门联动机制,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机关“三化”建设是全院干警齐心、全力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市院党组交办的光荣任务。院内各部门、各科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讲政治、顾大局,根据《石棉县人民检察院机关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尽其责、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在进展上及时反馈、在难题上相互助力,形成了“全院一家,荣辱与共、苦难共助”的“一盘棋”工作格局,营造了“以院为家、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深度推进“三化”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四、落实工作进展反馈机制,增强管控效力。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定期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根据时间节点,对标目标任务,各小组成员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汇报总结。领导小组就全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针对难点问题逐一专项解决,强化“三化”建设管控力度,按照打造石棉县级机关管理示范单位、为全市检察机关提供可供复制的“三化”建设模板、标准为工作目标,有效提升了“三化”建设的工作进度。
五、落实外部环境优化机制,着力提升“三化”建设品质。积极争取上级检察机关、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支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在建设过程中,检察长吴超平主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市检察院党组汇报“三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10余次,争取理解与支持、指导,目前争取到建设资金300余万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兄弟单位领导到院视察、检查、交流工作5次,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络、互动,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以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机关“三化”建设,着力提升“三化”建设品质。
六、落实内外宣传工作机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让公众、社会了解检察、支持“三化”建设,该院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和信息简报、工作动态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14次,齐抓内外宣传,努力扩大宣传范围、创新宣传手段,不断增强宣传实效,为营造正面、良好的“三化”建设舆论氛围,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塑造检察机关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