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益诉讼工作全面铺开以来,汉源县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上级检察机关的部署要求,以机制夯实工作基础,以办案提升工作影响,以监督确保工作实效,有效破解了生态修复领域的各种难题,切实保护好汉源青山绿水。
一是建章立制。成立汉源县公益诉讼工作领导小组,与法院、司法、林业、环保、财政等十多个部门建立了信息通报、联席会议、案件移送、公益赔偿金管理使用机制,在损害鉴定、修复治理、诉前程序等环节协作联动。二是狠抓办案。找准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点,充分利用环保督察、两法衔接、以案挖案、群众举报等渠道,拓展环保案源线索,强化诉前程序。自2018年以来,共收集各类公益诉讼线索121个,依法立案88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74条,已被有关部门采纳43条,所余案件正在有序推进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公益诉讼请求72428.51元生态修复赔偿金,已获人民法院判决全部支持。三是监督落实。坚持跟进监督、务求实效,运用恢复性司法推动行政机关履职尽责,督促相关部门整治企业8家,搬迁养殖场2家,清理饮用水源地污染1处,清理河道1处,修复水保工程2处,处理垃圾20余吨,修复植被95.71亩。通过消除污染、补植复绿、替代性修复等方式,恢复受损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